合老拳與現有其他運動有什麼區別?
合老拳與現有其他運動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。
一、不同的文化體系
合老拳根植于合老文化。“合老拳、上醫道、合老學”是合老文化三個重要組成部分, “知體行合一”則是貫穿整個合老文化體系的思想核心。因此,合老拳以身體為根本點和出發點,取精用弘,能繼往聖,敢拆藩籬,研究體用之術,踐行上醫之道,由混沌證無極。
縱觀當今其他運動形式,譬如現代各類競技體育項目、各種搏擊術等,多以追求力量、速度和外形動作為主導,頗有“捨身成技”之勢,實在難說有什麼文化體系作為支撐。即使就當前被大眾所熟知和推崇的禪坐、太極拳等運動而言,雖然其源自佛家、道家等文化,但終因其注重練氣修脈、神仙丹道之術,沒能與人體本身完美結合,故而致使玄之又玄,後人難以把握而不免諸多流弊。加之後世流派紛呈,門戶之見,甚至江湖私利,對有些經典理論,只能管窺蠡測,蜻蜓點水,甚至不求甚解,沐猴而冠。
二、不同的運動方式
合老拳以“七段五要”為基本理論架構,以“合老身架”為獨特運動方式。點線面體的依次遞進,突破了人類固有的運動軌跡,鑄就了合老拳“丹田不聚力,勢由工口生”的全新理念和固有特徵。
縱觀當今其他運動形式,其運動軌跡只是或前後,或上下,或左右。以太極拳為例,諸如“以腰為纛、往復須有折迭、左重則左虛,右重則右杳”等早已定格為經典拳論的論說,其最多只能歸屬於合老拳的“二段”運動,且與“太極”真義相距甚遠,前輩先學們將其命名為“太極拳”或僅屬美好願景,百年以來,無人及此。
三、不同的養生理念
“養生得技擊,踐行上醫道”是合老拳的另一特徵。“正體、正氣、正筋、正骨、正神”是合老上醫道的核心思想和練功理念。“五正”修習,由內而外,由局部到整體,相輔相成,相因相生,終致氣順體松、筋骨勁強、精神內守,延年益壽。
縱觀當今其他運動形式,屏氣用力,比比皆是;氣沉丹田,奉為圭臬;筋暢筋長,黑白不辨;正骨正神,更無從談起。理念不正、缺乏整體觀是當前一些養生健身運動的流弊和缺失。比如,隨著像“筋長一寸,命延十年”等這類養生健身俗語的深入人心,各種“拉筋法”亦隨之而生,且從之者趨之若鶩,遺憾的是許多人不明白“拉則斷、養才續;斷即短、暢乃長”的道理。不知有漢,何論魏晉,頗是感慨。